历法
当前位置:汉程网 >历法 >历法知识 >正文
分享
  •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
评论
  • 0

  夏代,也即夏朝,是我国古代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,史学界推算其时间应在公元前21世纪—公元前16世纪之间。虽然流传至今的史料中,与夏代有关的内容十分匮乏,但根据现存的一些史料,今人依然能够了解到当时的一些科学方面的进展。那么今天的中国历法就为你介绍,夏代历法成就有哪些。

  夏代设有历法官,夏代的历法,是中国最早的历法。当时已能依据北斗星旋转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,夏历就是以斗柄指在正东偏北所谓“建寅”之月为岁首。保存在《大戴礼记》中的《夏小正》,就是已知的有关“夏历”的重要文献。

  孔子说“行夏之时”,《夏小正》其实就是上古流传下来的“夏时”。它虽然不可能是夏代当时的人写的书,但其中包含的内容,却很可能就是夏代已经积累起来的天象和物侯等方面的科学知识,现代的天文学者也证实,其是综合夏代至春秋时期历法知识的古籍。

  《夏小正》按夏历十二个月的顺序,分别记述每个月中的星象、气象、物象以及所应从事的农事和政事。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代农业生产发展水平,保存了中国最古的比较珍贵的科学知识。

  夏代在承袭前人积累的知识的基础上,天文历法有了新的发展与提高。如《左传》所引《夏书》中的“辰不集于房”,就是记录当时发生在房宿位置上的一次日食。描写了当时还没有认识日食的自然规律的人们鸣鼓奔走的景象,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。又如《竹书纪年》中记载夏桀时“夜中星陨如雨”,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流星雨的记录。

  在历法上,我国传统用六十甲子记日的方法,可能夏代已经存在了,如在夏王朝后期的诸王中,胤甲、孔甲和履癸等都是用日干为名。夏代的历法,依据北斗星的旋转确定月份,并把斗柄的正月定为岁首,比较正确地反映了天象。

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 侵权举报

国学汉语

  • 字典
  • 康熙字词
  • 说文解字
  • 词典
  • 成语
  • 小说
  • 名著
  • 故事
  • 谜语

四库全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