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历史进程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。我国南北朝时期,各个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,大都采取发展生产的措施,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技术和实用科学的发展;而隋、唐时期的社会虽然经历过动荡,但总体上也比较稳定,也为科技水平的进步提供了条件。那么今天的老黄历就为你讲述中国历法演变:南北朝、隋、唐时代的历法。
南北朝时代的祖冲之,首次将东晋虞喜(公元281—356年)发现的岁差引用到他编制的《大明历》中,并且定出了四十五年十一个月差一度的岁差值,这个数值虽然偏大,但首创之业绩是伟大的。另外,祖冲之测定的交点月长为27.21223日,与今测值仅差十万分之一。
到了隋代,刘焯(公元544—610年)在制订《皇极历》时,他采用的岁差值较为精确,是七十五年差一度。刘焯制订的《皇极历》还考虑了太阳和月亮运行的不均匀性,为推得朔的准确时刻,他创立了等间距的二次差内插法的公式,这一创造,不仅在我国古代历法学上有重要意义,在古代数学史上亦占重要地位。
唐朝时期值得介绍的历法有《大衍历》和《宣明历》。唐代一行在大规模天体测量的基础上,于开元十五年(公元727年)撰成《大衍历》的初稿,一行去世后,由张说和陈玄景等人整理成书。
《大衍历》用定气编制太阳运动表,一行为完成这项计算,发明了不等间二次差内插法。《大衍历》还用了具有正弦函数性质的表格和含有三次差的近似内插法,来处理行星运动的不均性问题。《大衍历》以其革新号称“唐历之冠”,又以其条理清楚而成为后代历法的典范。
徐昂制订的《宣明历》颁发实行于长庆二年(公元822年),是继《大衍历》之后,唐代的又一部优良历法,它给出的近点月以及交点月日数分别为27.55455日(今测值27.5545503日)和27.2122日(今测值27.2122206日);它尤以提出“日食三差”,即时差、气差、刻差而着称,这就提高了推算日食的准确度。